聯系我們 /Contact us
電話:0313-6256666
微信:15931300666
+當前位置:新聞資訊>>>沙城-- 天賜釀酒寶地
沙城-- 天賜釀酒寶地
2019-06-17
出北京西行,穿八達嶺,過官廳湖,便來到塞北第一鎮——沙城鎮。
從地理形勢看,沙城因南北傍山而成盆地,因東西臨水而生靈氣。
先說水。水為酒之血。由于桑干河,媯川河,洋河擦身而過,官廳湖更如明珠鑲嵌,故而形成了豐富而優良的地下龍潭水系。
再說氣候,由于全年溫差大,每天早午晚溫差亦很明顯,故適宜農作物增加淀粉,且每年一季種植,生長期較長,遍地的優質紅高粱、玉米,為釀酒提供了豐富的原料。特別是因地處高寒地區,在民間素有飲酒驅寒的嗜好,從而形成了傳統的飲酒大軍,廣袤的消費市場刺激著生產,日益發展的生產滿足著消費。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懷(來)、涿(鹿)兩縣數百萬畝的龍眼葡萄,由于特定的地理自然環境,這里的龍眼葡萄果形圓大,酷似龍眼,因而得名,且果肉汁多味甘,含糖量高達百分之二十左右。
郭沫若生前來這里品嘗了龍眼葡萄后,贊不絕口,譽之為“北國明珠"。
詩人陶鈍也曾作詩描繪過這里葡萄喜獲豐收的景象:兩架高山峰對峰,萬畝葡萄萬架龍,山上山下龍戲珠,串串明珠瑪瑙紅,五光十色迷人眼,疑是走進水晶宮。
曾多次在國際、國內榮獲金獎的長城牌干白葡萄酒,就是長城釀酒公司用龍眼葡萄精工研制而成的。
一部伴隨人類社會進步的經濟發展史告訴我們,任何一個傳統產業的興盛,總是得益于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得益于廣闊的消費市場,沙城釀酒業的發展,無疑是這方熱土的杰作。
然而,上蒼總是多少給人類留下一絲缺憾。由于北方平均氣溫偏低,降雨量較小,氣候比較干燥,不適宜各種微生物自生自長和快速繁衍,而釀酒本身則是一個在各種微生物作用下促使淀粉轉化的過程。所以,為打破北方不能出名酒的神話,沙城釀酒業的精英們,歷經幾代人的求索,終于在9 O年代初,趟出了一條“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溶,塞北特征與名酒技術嫁接"的成功之路。
上一篇:沙酒風云--沙城釀酒歷史介紹
下一篇:青梅煮酒論英雄
產品展示 /Product Show